2014年8月,在美国洛杉矶亚太博物馆,车兆和(中)参加“欢乐中秋·中美共婵娟”活动工作会议。
讲述人:车兆和(原文化部外联局参赞、北京大学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特聘专家)
我是一名文化外交官。
1982年自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原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直至2015年退休,我先后在菲律宾、美国、以色列、土耳其等国家工作,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在外行人眼里,外交是项很风光的工作,其实不全是。风光、热闹、体面只反映了事务的一面,其后面还有艰辛、寂寞和孤独。
在多年工作中,有太多的中秋节都是在异乡度过的。记得1994年中秋前夕,我身在美国华盛顿,当时我的女儿还小,将满6岁。深夜,思乡之情奔涌而至,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便起身站在窗边,举头望向天空中的明月,写了一首小诗,将思念遥寄给身在国内的妻女:
你6岁生日即将到来,我的女儿娜娜。
捧着你的照片我仔细端详,又反复在手中摩挲。
我常常幻想:但愿有两个娜娜,
一个留在家,陪伴妈。
一个跟随爸,走南闯北、浪迹天涯。
其实,作为外交工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真的在所难免,尤其是工作开展不顺利的时候,更是想将心中的苦闷诉说给知心的亲人。
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在西方国家开展文化外交工作往往会受到一些阻力。毛泽东主席曾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坎坷与阻力恰恰磨砺了我踏实工作的耐心,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更是化作我认真工作的不竭动力。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自改革开放初期参加工作,我一直战斗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线,因此对于工作中的点滴变化,我都能敏感地捕捉。在党的领导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文化产品越来越频繁地输出到西方,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学习中文、中国文化,到中国来旅游、学习、工作,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顺利,也更具成效。
2014年,我当时在我国驻洛杉矶总领馆任文化领事(参赞级)。那一年的中秋节,我策划了一项“欢乐中秋·中美共婵娟”的活动,在洛杉矶帕萨迪纳亚太博物馆,我们邀请了国内的民族乐团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彩云追月》和《二泉映月》等有关月亮的乐曲,请国内的艺术家诵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等有关月亮的诗作,又邀请了美国艺术家朗诵美国关于月亮的诗作,文艺活动后还按照西方的方式举行了赏月派对。当时出席这项活动的有500多人,都是美国政、商、文化界的名流,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还被当地媒体聚焦报道,在当年真正实现了“中美共婵娟”。
策划这样一个小而精的文化交流活动,我们的目的在于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传递“中国梦”的价值观。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梦,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梦,尽管世界有千百万个梦,但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追求“自由、民主、幸福、和谐、合作、发展……”,因此,“中国梦”与任何国家人民的梦都是互鉴与互补的。
如今,我已从工作岗位退休,终于有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读书、旅行、写作成为我的新生活。今年中秋,原本计划和妻子去旅行,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我们选择了在家过节。在此,希望疫情早日退去,愿世界交流尽快恢复常态。我还想鼓励我们的外交工作者,不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更深入了解中国道路的先进与优越。
(文字由本报实习记者刘源隆采访整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