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专家 > 正文

“做中国历史的守护者”

  □ 任丽

  1月30日,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博访谈类节目《寻宝碑林》第二期中,被网友称为“文博界的李佳琦”的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与几位科研人员、讲解员围坐在一起侃侃而谈。作为近期热度颇高的“顶流”讲解员,其专业又不乏趣味的讲解吸引了众多网友。

  2020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碑林博物馆闭馆了,白雪松决定在网上过把“嘴瘾”。2月23日,他担任西安碑林博物馆“云春游”主播,从手中的几本字帖说起,不疾不徐地讲着石碑和书法。因为和网红李佳琦的直播同时开始,很多无意中撞进来的网友,一下子就被他幽默生动的讲解吸引了。

  初次直播就吸引了40万网友围观,点赞数超过500万。有网友在弹幕中留言“让我放弃李佳琦的男人”,还有网友赞道,“他是用国宝讲单口相声啊”。一时间,“文博界李佳琦”“西安窦文涛”“宝藏男孩”“带货王”,几乎所有的“网红”称呼都被安到了白雪松头上。一夜之间,他成了博物馆讲解员中的“顶流”。

  其实,在首次直播之前,“85后”白雪松一直与网络保持着距离。从不发朋友圈的他,在做主播之前都没有微博,直到后来火了才在大家的劝说下注册了微博账号。他的注册时间是2020年2月28日,但少有更新,最多的就是“请假条”。对此,白雪松的解释是,因为需要“保持较大的阅读量,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将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科相关联,这既是我的营养源泉,也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桥梁。”

  今年1月10日,在央视《国家宝藏》第三季西安碑林专场中,他的讲解让广大网友热血沸腾。“几千位华夏顶尖的书法家书写的名碑墓志都在碑林。东晋王羲之,大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宋朝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元朝赵孟頫……有的碑历经千年还在那里,我跟它们的作者流着一样的血,有一样的价值观,真的是为中国人自豪!”有网友留言说,“听着白雪松的讲解,自豪感油然而生,让我有了一种和古人产生共鸣的代入感。”如此满满的正能量,既是白雪松对工作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信仰。

  白雪松是东北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今年他没有回家过年。他笑着说,远在辽宁丹东的母亲时常会把介绍自己儿子的文章和视频分享到微信群里。成为“网红”,白雪松最为自豪的是,“从前在馆里讲解,每次只能讲给10来位观众听。今天则可以讲给更多人听,物有所值。”

  曾有媒体问白雪松,会不会担心流量下滑?他的回答是:“从以史为鉴的角度,兴衰更替是自然规律;从经济学的角度,边际效用递减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能做的就只有不断鞭策自己,在形式上持续创新,让内容符合观众不断变化的口味。”

  从小就爱看文史类书籍的他,曾经一度每天能看上十几万字。白雪松回忆,上学期间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比赛,在辩论赛中,他通常担任二辩或者三辩,“就是和对方辩友正面开怼的那种。” 白雪松说,辩论赛上,思想的碰撞、语言的交锋和灵感的闪现,锻炼了自己的控场能力。后来在直播中,面对网友的各种问题,他总能快速精准地回应。这些临场反应比提前在脚本中设计好的包袱效果更好,更吸引网友。

  在碑林博物馆工作8年多,最吸引白雪松的是观众和文物之间的“交流”,“那一件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物,穿过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博物馆中与观众两两相望,那种沉浸在历史中的代入感,太神奇也太美好。”

  不做主播时,白雪松喜欢看书、打篮球、逛淘宝。篮球打得相当了得的他发现,运动之后那种内心的愉悦,和读书的感受相似——其实都是一种让自己回归平静的方式。对待打球,他的原则依然是“不一定想赢,但是不想输。”

  如今,白雪松已在西安生活了10多年。“当你走过一面墙的时候,你会想它是不是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这种厚重感,只有在西安才能感受到。”他喜欢西安,他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描述西安,正如当下的自己,在意气风发中不断前行,背后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信念的坚守。

  “我觉得自己没有变。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改变的话,就是想要守护的东西变了,责任更大了,我要做中国历史的守护者。”白雪松说。(被访者供图)

文旅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任编辑:张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