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专家 > 正文

秦定波:长江之滨重庆 积极应对疫情冲击 推进后疫情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

  月1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上海市、重庆市、浙江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局),以及春秋国际旅行社、凯撒同盛旅行社、马蜂窝旅游、美团点评、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共同举办“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线上座谈会”,来自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各类旅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500余名代表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秦定波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在线做了...

  月18日,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上海市、重庆市、浙江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局),以及春秋国际旅行社、凯撒同盛旅行社、马蜂窝旅游、美团点评、广之旅国际旅行社共同举办“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线上座谈会”,来自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各类旅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500余名代表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秦定波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在线做了题为《积极应对疫情冲击 推进后疫情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主要围绕“重庆旅游介绍”“疫情对重庆旅游的影响”“关于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三方面展开。

  报告中,秦副主任指出,近几年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围绕全域旅游、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开展工作,分别在工作机制和体制、产品、宣传营销、市场方面实现了“四大突破”:基本实现了旅游全域化、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推动旅游发展的机制和体制;着力挖掘城市的底蕴和历史文化,打造出富有独特识别度的旅游吸引物;与抖音合作,引导公众参与城市旅游宣传,精心策划“晒文化 晒旅游”大型文旅推介活动;2019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2.1%。

  秦定波副主任认为,此次疫情的发生,重庆也和全国的文化旅游行业一样都按下了紧急“暂停键”,旅游暂停、影院关闭、文娱活动取消、餐饮门店关闭等全面实施,短期内服务类消费全面下滑。疫情对重庆旅游的影响包括:市民出游意愿锐减,出游意愿发生了根本改变,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质化、个性化、康养化,但文旅产品发展严重滞后;市场主体恢复正常运营面临现实痛点多,疫情期间,现有旅行社经营停摆、收入归零、成本高筑的状况对市场环境带来了较大破坏;全市入境旅游行业重回正轨,重振、复苏过 程较长,此次疫情对旅游行为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导致人民旅游动机减少,缺乏外出心理动力,境外游客由于对目的地现状缺乏更为直接的认知信息,旅游心理恢复期更长。

  秦定波副主任强调,疫情之后,重庆市拟从政府扶持、企业自救、行业互助等方面重拾信心、转危为机,全面推进重庆旅游高质量发展。振兴举措包括:

  一、重振信心,有底气地按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启动键”。旅游行业敏感但不脆弱,行业趋势仍然呈现以下“四个不变”: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变;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的愿景不变。基于此,重庆就完全有底气迎接恢复和重振,做到及时应对、创新应对,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冲击,同时转危为机,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为重庆旅游再现生机和活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政府扶持,最大限度帮助文旅企业度过难关。面对疫情的全面冲击,一方面需要文旅企业积极展开自救,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与办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秦定波副主任认为,政府施救要坚持“一个顶层设计”“三个精准原则”,采取“五项扶持措施”。一个顶层设计是通过国家宏观和微观调控,从宏观上重新构建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优先振兴国内旅游市场。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从旅游产业链的构成来精准确定施救行业的重点;二是围绕着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进行精准施救;三是根据不同旅游企业的成本结构精准施救。五项扶持措施包括:给予专项补助;提供金融支持;调整税费政策;健全管理体系;落实带薪休假。

  三、提升品质,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培育“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接下来,重庆旅游将瞄准6大类产品,即康养旅游、自驾旅游、亲子家庭旅游、周末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二是培育“特色化”的旅游产品。游客希望旅游产品更加有特色、主题更加明确,例如生态环保、动物保育、公益爱心等主题特色产品是游客关注较高的内容。特别是重庆的温泉亲子游,应该是集医疗、娱乐与教育于一体的旅游。三是培育“个性化” 的旅游产品。加大旅游形象策划力度,突出重庆旅游产品特色,增加识别度,提高知名度,诱发游客出行欲望。

  四、创新推广方式,提升旅游形象美誉度和吸引力。巧妙引导公众参与到城市旅游形象传播中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参与性;制造有趣话题,变单向传输为多向互动,充分发

  挥新兴媒体的策划传播能力。疫后,重庆今年将推出“晒亮点・晒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让38个区县的党政“一把手”在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上以及公共平台上变成“导游”亲自推介区县旅游形象。与此同时,把各种文旅资源、文旅场馆变成“双晒”的主战场。通过双晒活动,让全民参与互动,将资源转化为故事,把销售和推广融合。此外,还将实施“十大媒体”“十大城市”“十大品牌”“十大产业联合”推广行动,推出新版文化旅游宣传片,持续提升重庆城市形象和文化旅游品牌。

  五、强化应急管理,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疫后要充分认识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到精准服务、科技服务、人性化 服务,按国际化标准服务。适应旅游安全发展新形势,建立旅游安全的常态化管理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旅游安全事件建立起系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机制,要有效减少旅游自身安全事件的发生,尽可能降低外部安全事件对旅游发展的不利影响。全面对标国际化标准,着力提升疫情后全市高星级酒店、特色餐饮、景区景点等涉外旅游服务场所的国际化服务品质,进一步提高境外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和美誉度。与卫生、防疫、海关、公安等部门联动,制定公共卫生安全实施方案,完善公共旅游安全设施,做好应急预案,整体提升旅游环境的卫生水平,有序消除心理影响,重塑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加强国际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际旅游智慧导览和讲解体系,实施文化和旅游标识标牌国际化标准化工程。疫后加强全市文旅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确保队伍质量。

  会上,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民族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忠军教授、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兹柏教授、东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程道品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教授、昆明分院副院长蒙睿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所所长杨劲松博士发表了专家建议。

  专家观点

  吴忠军教授:全面研判疫情对重庆旅游的影响。黔江地区和峡库区是重庆重点发展旅游的地区,又是贫困区和民族地区,应加强疫情对这些地区旅游影响的研判。针对贫困区和民族地区,应该利用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帮扶政策以及民族政策,用财政杠杆的政策来帮扶这些地区重振旅游业,扶持这些地区文旅企业的发展。

  罗兹柏教授:强化各省区对本域市场的开发与培育。重庆的人口和面积规模较大,对本域市场的开发与培育无论在供给还是需求方面都更有依托。结合习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借势塑造疫后中国健康之旅、生态之旅、人文之旅的国际大都市形象。

  胡静教授:长江旅游是一张国家名片,长江内河游轮业是长江旅游上下游产业链的龙头和枢纽。建议主管部门协同国家相关部门予以长江内河游轮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一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二是减免和缓缴税收;三是延迟缴纳社会保险费。

  程道品教授:振兴旅游市场的几个建议:适时降低疫情的响应级别;适时出台一些激活旅游消费的政策;根据游客的心理需求,疫中疫后的心理特点,适时推出游客预期的旅游产品;疫后适时展开旅游培育行动。

  蒙睿教授:重庆距离湖北的区位决定了重庆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研究疫情防控的时空规律,合理安排防控和恢复工作,让整个文旅行业更加科学地应对危机,通过这次疫情能够贡献出中国的方案。

  杨劲松博士:境内外兼顾,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消费提质,从环境优化、产品提质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切入,下好先手棋。释放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动能是基本方向。重庆可将长江之滨的文化理念融入旅游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积极开发与健康丝绸之路相关的旅游产品。

旅游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