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专家 > 正文

兰峰:冰雪之源哈尔滨 疫后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举措与发展思路

  3月18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线举行。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基地、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各大旅行社、媒体的专家、代表和记者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冰雪之源:哈尔滨”主题研讨中,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

  3月18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国内旅游市场振兴与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线举行。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基地、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各大旅行社、媒体的专家、代表和记者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冰雪之源:哈尔滨”主题研讨中,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兰峰局长介绍了哈尔滨旅游行业的基本概况和新冠疫情对其文旅行业的影响,分享了疫后国内市场振兴的举措和思路。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城市,是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大冰雪、大湿地、大森林的自然景观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已形成了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冰雪旅游、避暑旅游品牌。据兰峰局长介绍,哈尔滨近三年冬季游客的接待量平均增幅12.38%以上,收入年均增幅16.49%。2019年和2020年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报告当中,哈尔滨始终蝉联榜首;此外,近年来积极打造的迷人哈尔滨之夏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有效实现了冷资源和绿生泰的充分释放,成功打造了“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兰局长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哈尔滨市文化旅游行业产生了断崖式影响。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及重点小微企业直接损失10.95亿元。春节黄金周期间,旅游业收入普遍下降超过90%,预计游客接待量2020年一季度将减少1140万人次,损失超过230亿元,同比下降超过63%。在文化和旅游突然按下暂停键以后,哈尔滨文旅系统全行业并肩前行,共克时艰,全面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以实现疫情防控和行业重振两不误:一是梳理了国家、省市支持中小微文旅企业政策10条,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二是积极处理因退团退费引发的旅游纠纷,为“防控型复工”新阶段有序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兰局长指出,2020年,是我国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十三五”和“十四五”承前启后之年,也是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哈尔滨市“4+4”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应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哈尔滨快速重振文旅产业:第一,务实创新,快速重振疫后目的地旅游市场。一方面研究制定帮助旅游企业重振和市场复苏的激励政策,对景区因疫情受到的损失给予补贴,对夏季旅行社招徕游客给予人头补贴,对企业组织节庆活动给予活动补贴等措施;另一方面,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从周边游开始启动旅游市场,启动“花起叶落”打通四季的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运用线上媒体,借助疫情构建起来的新媒体的巨大粘性,组织线上媒体进行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增加线上事件营销的技术含量,迅速提升哈市旅游目的地的曝光量。第二,规划先行,制定《哈尔滨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聚焦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谋划以松花江和哈亚文化旅游带为重点的“一江一带”产业布局,推动哈尔滨实现松花江两岸上下游协同发展结构健全的全地域旅游文化品牌。第三,以人为本,夯实“冰城夏都”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具体依托冰雪、避暑、森林等生态旅游资源,与音乐、养生、休闲多元结合,研发健康旅游、养生旅游、文化旅游、艺术旅游等旅游产品,串联秋赏花、夏避暑、春观景、冬玩雪的四季观景体系,打造集冰雪之美、滨江之美、欧陆之美、人文之美于一体的“冰城夏都”。第四,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新的文化旅游核心吸引元素。如建设“哈尔滨记忆”博物馆群、打造世界“音乐之城”、构建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智慧博物馆建设等工程,打造文化之都、时尚之都哈尔滨文化旅游的鲜明特点。

  会上,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乡村旅游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马波教授、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地的基地负责人史达教授、旅游市场与目的地营销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李天元教授、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徐云松教授、旅游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的基地负责人魏凯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研究所所长吴普博士展开了充分交流。

  专家观点

  马波教授:兰局长的介绍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哈尔滨的美,而且也体现了疫情期间文旅行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立足眼前恢复、放眼长期振兴的战略格局。结合黑龙江和哈尔滨的具体情况,马教授从旅游的季节性问题、旅游服务品质以及乡村旅游振兴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马教授认为,应对难以消除的季节性,应从旅游投资结构入手,鼓励探索弹性经营方式。从服务品质的视角,建议推进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短板,对于企业,应加强培训和质量管控,以提高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品质。马教授提出,哈尔滨有非常好的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但要注意乡村旅游分类发展,注重乡村游发展中的信息化建设和文旅融合战略实施。

  史达教授:从音乐和体育两个话题出发,以微观的视角,为哈尔滨文旅产业疫后振兴提出了建议。史教授认为,疫情过后,积累了数月的势能一定会迅速转变为现实的行动和需求,如何在疫后实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是文旅产业复苏的关键。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企业应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等方面有所改变,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在恢复公众信心上多下功夫,关注公众信心的恢复程度。史教授坚信,在这场灰天鹅事件之后,东北一定能与大家再叙冰雪之缘。

  李天元教授:在这场抗疫阻击战胜利曙光在望之际,讨论旅游业的复工复游,有利于引导大家提前准备功课,以便抓住行将到来的机遇,实现旅游市场振兴和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李教授分享了疫后国内旅游振兴的三个“有必要”:一是,有关假日制度的宏观政策方面有必要把已经被放弃了的利好政策重新纠正回来,有必要重新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假日制度安排;二是,在旅游营销实务方面有必要注意现代高科技手段的采用应顾及目标市场人群特点和接受能力;三是,在市场动向方面,有必要关注疫情之后人们在消费思想和消费行为上有可能出现的变化,并据此去创新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徐云松教授:疫后的中国旅游将强劲爆发,旅游消费将更加趋于个性化。徐教授认为,哈尔滨有能力进一步打造属于它自己城市的独特气质,要深挖哈市的人文积淀,尤其是促进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融合,将大冰雪、大湿地、大森林,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俄罗斯民族文化、革命文化、抗日文化、博物馆文化、地方曲艺等多元形态融合起来,提升哈尔滨市旅游品质。

  魏凯教授:针对疫后哈尔滨市文旅产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理性深层次研判疫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变化。行业主管部门、产业部门应该突出在疫后振兴复兴的消费引领作用,以此为契机,一方面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和针对性,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大高质量旅游设施的供应,建立高标准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另外一方面通过全行业、全产业链的有效举措来倡导健康向上的消费理念,引领更加规范文明的消费行为,让供需双方合力营造更加美好的产业人文环境。二是,构建完善的文旅产业治理体系,提高行业和文旅企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三是,完善行业人力资源的线上培训体系建设,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于行业标准化高质量线上培训的指引引领,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吴普博士:哈尔滨冰雪科技含量非常强,在夏天或全季节,可以通过室内造冰技术来释放疫情期间被压抑的冰雪旅游需求。关于冰雪旅游季节性的问题,建议抓住夏天避暑的优势,实现全年旅游经济反哺。此外,建议通过线上向客源地市场游客来展示哈市安全健康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来降低游客出游的心理门槛,以快速振兴国内旅游市场。

旅游

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