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文创 > 文创前沿 > 正文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第一街地下三层。1996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学者岳升阳在王府井施工工地发现大量黑色碳迹、动物碎骨及人工打造石片,根据他的指示,1996年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超荣先生到工地考察,从地层发现一些文化遗物,经过综合的分析,初步确定东方广场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这一遗址是继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之后,在北京地区远古人类遗存的又一重大发现。

  遗址占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发掘时布16平方米探方90个,面积为2440平方米,上下两个文化层距地表深11—12余米,文化遗物就出自河湖相地层中。1997年7月23日至8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受发掘单位的委托,对遗址进行了起取保护工作,遗址块被转运到北京市辽金城垣博物馆暂存。遗迹发现五周年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和李嘉诚先生共同投资兴建的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整个博物馆共分为三大展示内容,分别是第一展区的文明初启、第二展区的山河家园和第三展区的时光流转。第一展区,文明初启,结合两万多年前北京地形、地貌的沙盘模型,展示古人类因生存食物来源所需,追逐动物群,来到今北京王府井地区短暂停留和生活的场景,古人类的活动范围因此而扩大。对石制品、骨制品、用火遗迹等出土遗物的展示,可以让我们追随古人类生活的足迹,了解此阶段旧石器时期古人类在这里出现的文化。博物馆的展柜采用圆形树桩形状,与展厅内灯光完美结合,把人们成功的带入到了那个离我们相对遥远的时代。通过场景模型的展示,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的生活轨迹已经遍布山洞和平原。古人类沿古永定河来到平原深处,在河两岸搭建茅草屋居住,制作石器工具、在平原处狩猎、在河湾处捕鱼。

  

 

  在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有人工刻划的骨片标本,其上有人工刻划的痕迹,可能表示一种植物,似侧柏的形状。骨片上刻划的植物痕迹可能是原始的雕刻艺术,是远古人类为表达他们生活环境或崇拜植物而制作的,在遗址中发现的具有人工刻划痕迹的骨片是继山顶洞发现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在华北地区亦不多见,可以说它为研究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骨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品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第二展区,山河家园,根据还原古人类在北京王府井地区生活的场景,以钻木取火、打制石器到狩猎再到祭祀,三大场景结合半景画方式,展厅中央运用声光电和一些特殊的虚拟表现方法,让空间生动起来,置身其中,时空穿越,游览者可以身临其境的邂逅两万多年前的古人类生活。

  当然,展厅在让游览者感受古人类生活的同时,也不忘用现代化的手段把人们拉回到现在王府井的繁华景色中,第三展区,时光流转,运用现代的制作手法让游览者仿佛置身于时光穿梭机中,这一新一旧的交替,让游览者感受到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过程,从而能够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采编、摄影:一竹)

旅游

来源:第一旅游网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