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的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搞文创的90后青年倪有鸣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不知所云的话,继续埋头去做设计。
等到半个小时后,他决定放松一下、继续刚才的话题:很多文创的源头是博物馆里的文物,可你得到了博物馆的授权,却未必最后能拥有这个文创作品的版权。
话语依然有点云遮雾罩,倪有鸣看出了尴尬,便从手机调出了年初《中国之声》的一篇报道。
该报道引用了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的一段话:故宫太和殿大家谁都知道,故宫并不是因为有了太和殿它就自然生成对太和殿的知识产权,著作权是不保护这个的。
倪有鸣叹了一口气:故宫不是出了雪糕吗?但如果造型是太和殿,却早被人注册了专利,那就是侵权。哪怕全世界都知道太和殿在故宫里面,也是侵权。
这就是文创,一个即使你拥有正版的“原型”,也可能在创意面前失去版权的创意世界。
故宫雪糕为什么没有融化?
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迎来94岁生日。作为献礼,故宫博物院内开始对外售卖造型极具故宫风味的故宫雪糕,并一夜成为网红,在微博上该话题斩获2亿阅读量。
尤有余味的是,故宫IP雪糕在10月推出前,已在在9月进行了外观设计专利公告,而商标初审则是在8月公告,做了十足的知识产权准备工作。
“如果真的有人推出了用故宫里建筑和文物样式涉及的雪糕,你觉得算侵权吗?”倪有鸣反问道:国宝是国宝,创意是创意,还是要看谁先注册专利。
且不论倪有鸣的言论是否正确,但文创专利的纷争,依然在看似没有任何可质疑的博物馆文创中发生了。
3月21日,颐和园和国货品牌卡婷共同在某电商旗舰店推出系列彩妆,设计灵感取自颐和园重要文物——慈禧寝宫“百鸟朝凤”刺绣屏风。“颐和园口红”也在短短24小时内售出超过4000支。随后口红先被质疑“未经授权”,后被投诉涉嫌“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