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购物 > 正文

文物玩出新花样

  牛年开年,河南博物院成了“网红”。

  馆内展柜中陈列的一组静态乐俑,化身“出走”的“唐宫小姐姐”惊艳全网;馆内珍藏的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重量级国宝现身舞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成为爆款,曾一度被热情的网友买断货——这些带有河南文化符号的宝物、节目、文创产品接连“出圈”,持续“霸屏”,被广大网友直呼“太会玩了”。

  这其中,河南博物院的盲盒是火了又火。从“失传的宝藏”系列盲盒上架、售罄、补货又预约限购,到新推出的“唐宫夜宴版仕女乐队系列盲盒”,一直备受关注。

  将盲盒概念与承载历史的文物结合起来,用现下最潮的“拆盲盒”方式,吸引人们从另一个维度来了解中原文化。其“火”的背后,是文博机构转型的尝试,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尝试,为年轻人亲近传统,弘扬优秀文化,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在家也能挖“国宝”

  博物馆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有着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地方,拆盲盒是时下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潮流,这两者搭配在一起,就足以吸睛。

  所谓“盲盒”,就是一个盒子里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一套6~12个不等。人们在拆开之前,不知道里面装着哪一款,运气好的话会抽到隐藏款,是这两年很受年轻人欢迎的一种新潮玩具。

  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名字叫“失传的宝物”,设置了“传承”“史诗”“传说”等不同级别。小盲盒价位40/50/60元,其中没有洛阳铲,大盲盒价位70/80/90元,有洛阳铲,且价格越高,出稀有、隐藏款的概率就越大。让前来排队买盲盒、挖“国宝”的年轻人直呼“停不下来”“太上头”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包含10种院藏“古钱币”,涉及春秋、战国、西汉、新莽、北宋、北齐等时期,造型各异且精美,不但有创意还好吃,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孩子。

  3月7日,记者跟随预约的人群进入河南博物院展厅内。一过安检,很多人先奔向取盲盒的柜台。

  冯占鹏和同学一起来的。他们在网上预约了盲盒,且在博物馆一开门就先奔向一楼的文创店。“上一次我是先参观完所有的展馆之后去的文创店,买的时候有点晚了,只剩下‘史诗’大盲盒。这次我和同学先来的文创店,这样可挑选的空间比较大。”

  因为预约的人数较多,很多人自觉排队出示预约码购买。陈艳站在队伍中,心急地看着前面取到盲盒的人都买了哪个,不停地和身边的朋友商量,希望能抽中心仪的“宝藏”。她脖子上佩戴的是上一次抽中的龙头玉狼牙,特意问了线上客服,是块阿富汗玉。

  文创店里的工作人员在出售时不断提示,在开挖之前,戴上一次性手套,垫一块布在下面,然后在“土块”表面喷洒适量的水,方便开挖。用大盲盒里的洛阳铲、小刷子、挖掘棒等一些迷你版的考古专用工具,帮助挖掘出宝物。

  “我从小都有考古梦,以考古的方式打开盲盒,不但能在家挖‘国宝’,而且感受了考古工作的繁琐复杂。”陈艳说,挖出“宝藏”后,对照盲盒里的说明书,了解所获“宝藏”的名称等,好玩又长知识。

  同样的场景在河南省其他博物馆也时有发生。

  在洛阳博物馆,安检旁边的文创店里也有很多人前来买盲盒,其中一些是来洛阳旅游的外地游客。

  从网上“种草”盲盒的汤文文买了5个,准备拿回去和朋友一起“探险”。“作为洛阳礼物,不但包装很好看,也特别有纪念意义,很适合带给亲戚朋友作伴手礼。”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很多人参观完,会在文创店买盲盒。“我是被咱河南文创圈粉了,没想到厚重的历史文化能以这种方式呈现,真是太赞了。”参观者张先生对传统文化以盲盒这种方式“出圈”赞不绝口。

  以往,人们参观博物馆基本上是匆匆一瞥。如今,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博物馆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让文物以另一种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愿意为传统文化消费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关注,无论是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还是戏曲汉服,都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甚至是潮流趋势。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人们强烈地认同感也从某种程度推动着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传统文化而消费。

  “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据调查显示,每年有20万人在盲盒上花费超过2万,更有甚者能花上百万。

  在国内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盲盒背后存在着一个千万级市场。每年闲置、交易的盲盒数量都在逐渐上升。

  那么,盲盒究竟有何魔力呢?那就是新奇感与惊喜感。其设置的玩法和机制也符合消费者追求个性、刺激的心理,满足许多年轻人收集和社交的需求。

  前年,郑州市各大商场的电梯口或者出入口都会放置装着盲盒的机器。先在屏幕上选择不同系列,看到感兴趣的点进去,会有一系列的介绍,包括隐藏款。然后加入购物车,付款,机器抓手将消费者选择的系列送到取货口。去年,除了机器售卖,一些潮品店也开始有盲盒出售。大都摆在进店的门口,消费者一眼能看到。看中哪个系列直接伸手取,柜台结账即可。

  “入坑”的李萌对记者说,她收集的盲盒多达七十个,且还在不断收集。为此她还专门加入一个盲盒群聊,分享一些绝版或者隐藏款。

  “考古盲盒”火了之后,她隔三差五去河南博物院,很快就把“传承”和“传说”系列都挖了一个遍。相对于普通盲盒,她道出了考古盲盒更受欢迎的原因——普通盲盒打开盒子,不用拆包装袋,就知道里面是什么,因为盒子里装着一张卡片,一看便知。“考古盲盒”打开盒子,不把土清理完,永远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宝物,甚至宝物挖出来了,还要上网搜寻一番。

  “‘考古盲盒’一出现,手里那些普通盲盒顿时就不香了。就是因为‘挖宝’过程更复杂,还能学到些小知识。”李萌说,戴上白手套,拿上洛阳铲,就能玩出“考古”的快乐。

  可见,文化能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进而让消费者在文化的消费中寻找到存在感、成就感。

  截至目前,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已售出15万个,销售额1000多万元。

  很多网友还在线上留言催促“河南博物院尽快出新盲盒”,对此,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通过当下喜闻乐见的盲盒形式,把精心仿制的‘瑰宝’埋藏其中,来增强互动性、趣味性、传播性,向大众科普‘宝藏’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挖掘”过程中产生的小小乐趣和未知的惊喜,能激起更多的人对文物、对博物馆以及对考古的好奇与兴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走进博物馆,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原文化。

  文创本身就像一个大盲盒

  如何让人们耐心去了解被封印在厚厚书本之中的历史呢?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呢?如何让人们看到珍藏宝物背后的那段历史呢?

  那就让文物“出圈”,文化“入圈”。

  通过当下喜闻乐见的“盲盒”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把呆板的“考古发掘”变成有意思的探索,让年轻人喜爱历史文化,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多项政策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也在努力卸下文物的神秘感,帮助人们建立对考古及历史文化的好奇心。

  在河南博物院参观的人群中,随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的身影。

  采访期间,在二号展厅,一位小姑娘戴着耳机,正对讲解器输入展柜上的数字,认真听着讲解。她身上斜跨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两个盲盒。妈妈李静则陪着她,一起参观。

  谈话中得知,小姑娘今年上七年级,平时除了在校上课就是上辅导班。妈妈担心她知识不对称,所以周末有时间都会来河南博物院逛逛。近期推出的盲盒,是小姑娘主动来参观的原因之一。

  “以考古盲盒作为切入口,吸引孩子和家长来博物馆,再自己动手‘发掘’,自己查看‘宝藏’的知识,这种用文创讲历史的方式我很喜欢,孩子更喜欢。”李静说,这次女儿买了两个盲盒,准备送给同学一个,一起“考古”。

  河南省文博机构这些年一直在传统文化的活化和大众传播方面不断探索。

  宋华介绍,在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文创专业委员会的框架下,已有22个博物馆参与到文物创新中来,还得到港澳台及海外一些企业的关注和合作请求。今后会继续增加有意思的文创产品,以此为载体推动全省博物馆的文创产业发展。“现在‘出圈’,未来‘出海’,把我们的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传播得更远。”

  这种“文化+”模式,打破了传统博物馆“进门看、看完走”的弊端,拓展参与渠道和感受,实现馆内馆外延伸融合,让参观者体验到了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创新融合的魅力。

  郑州大学教授李勇认为,“考古盲盒”在春节期间的爆火与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有关。在大众消费时代,任何文化都有“热”的可能。如何在商业消费中“守正创新”,如何能把这种火热变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常态,成为文化自觉,这是热潮之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确实,“考古盲盒”只是文创领域的一个产品,文创本身才是一个巨大的盲盒,令人期待。希望那些在时光里沉淀的文物继续被“发掘”出来,以更加新颖、有趣的形式讲述历史故事,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不妨期待,让更多中原文创产品乘风破浪。

文创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