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国际 > 正文

五一,芬兰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

  【环球时报驻芬兰特约记者 宋燕波】在芬兰,从来没有一个节日像五一节这样融合了如此多的元素:既庆祝春天、迎接夏天,也是劳动者、学生的节日,也可以说是所有人的节日;既是古代的农业节、中世纪的宗教纪念日,也是如今的国际劳动节、升旗日和狂欢节。可以说,这是芬兰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尽管因为疫情,去年和今年的五一,聚会庆祝的人少了很多,而且政府号召大家不要出门聚集,但是自发到公园街头聚集庆祝的人还是很多。

  庆祝春天,迎接夏天

  实际上,4月30日,庆祝活动就开始了。经历北欧漫长冬季而显得黯淡和冷清的城市仿佛突然间复活,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各市镇中心街道、酒吧、餐馆和公园就会挤满狂欢的人们。平日内敛的芬兰人在这两天一下子放开了,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戴上滑稽或吓人的面具、帽子、假发,身上缠绕彩带甚至穿上各种奇特造型的服装,拿着小喇叭,举着造型各异的气球,游行、唱歌、演讲、游戏、野餐,场面十分热闹。

  城市公园的草地或岩石是野餐地首选,随性的人干脆用绳子把高脚杯或搪瓷杯拴起来挂在脖子上,酒瓶子揣在兜里,走到哪儿高兴了就喝上一杯。今年由于疫情,为响应政府避免人群聚集的号召,野餐聚会的规模缩小了,一些芬兰人还开发出特别的五一野餐地点——海边洗地毯的木制平台,或者干脆就在自家后院。

  这一天的野餐篮里,少不了芬兰五一特色食品标配——希玛酒配漏斗蛋糕或甜甜圈。希玛酒是一种浓度不高的甜酒饮料,芬兰人乐于自酿,商店里也有出售;漏斗蛋糕则是用漏斗把面糊挤在热油锅里炸熟、整成圆形,然后撒上糖粉,香甜酥脆。当然,传统的五一节午餐也少不了鲱鱼,甚至这一天的午餐也叫“鲱鱼午餐”。

  芬兰人在享受春日的同时,已经开始憧憬夏天:夏季木屋该清扫了,船也要修整一新准备下水……

  五一节在芬兰也叫瓦布节,名称来源于中世纪修女瓦尔伯加的名字,她于9世纪被封为圣人,5月1日随之被确定为纪念瓦尔伯加的节日。然而,五一节在芬兰还可以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古代。芬兰地处高纬度,从古老的农业时代起,五一节一直是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当地人认为5月1日是春天的开始,这一天标志着春天战胜冬天,阳光取代黑暗。民间传说认为,五一前夕邪恶的灵魂会四处游荡,女巫和恶魔将在山顶聚集。因此人们燃起篝火,吹起喇叭,敲响铃铛,发出响亮的声音,以驱赶邪恶的灵魂和女巫,保护即将被放回牧场的牛群免受野生动物的伤害,此外还能提高牛的繁殖力。人们聚集在篝火旁庆祝、跳舞,喝着啤酒和蜂蜜酒,向生育神以及庄稼和田地的神灵致敬,驱赶邪恶力量,召唤善良美好的力量。

  劳动者的节日

  芬兰的五一节也是劳动者的重要节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庆祝活动一般在最大的城市和工业城镇举行。劳动节的早晨通常以一场纪念集会开始,随后是五一游行。游行之后,真正的劳动节庆祝活动开始,重头戏是政治演讲。演讲中间通常还会穿插音乐演奏或其他娱乐表演。芬兰庆祝劳动节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比国际劳动节的确立还要早。

  庆祝活动直到19世纪70年代早期都很暴力,比如,在五一节这天,芬兰工业重镇坦佩雷的工厂工人和手艺人都会聚集在市中心打斗,不过,后来被远足、音乐会和晚会等取代,五一节的庆祝活动变得更加和平欢乐。疫情下,这些传统活动,包括五一游行都已暂停。

  年轻人的节日

  五一还是芬兰的“学生节”,大学生无疑是节日中最抢眼的群体。他们头戴白帽,身穿色彩各异、打满“补丁”的工装连体服,三五成群,招摇过市。戴白帽子的不仅仅是学生,从耄耋老者到青春张扬的年轻人,各个年龄段都有,远远看去如同一片白帽子的海洋。这是芬兰高中生的毕业帽,白色绒面带黑色镶边和窄檐(如图)。从19世纪中期起,芬兰高中生通过毕业考试就会获得一顶这样的白帽。戴白帽逐渐演变为芬兰五一节的重要传统,甚至有不少人管五一叫“戴帽节”。

  今年由于疫情不能大规模聚集,很多学生深感遗憾。政府呼吁大家过个有节制的五一,希望实现驱除时疫,迎接光明和美好的心愿。

五一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张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