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行业 > 正文

惠企政策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落实落地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贯彻落实,推动《若干政策》落实落地、直达基层、惠及企业,需要各地深入研究、全面统筹、大力推进,真正疏通“堵点”和“难点”。

  □ 罗建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等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提出三个方面、43项具体政策措施,如春风化雨般地回应了市场主体的呼吁和关切,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影响的服务行业可谓久旱逢甘霖。好政策制定出台后,高质高效落实是关键。各地要深入研究、全面统筹、大力推进,真正让政策落地、企业得到实惠。

  一、《若干政策》的主要特点

  《若干政策》包含10条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政策的同时,针对旅游业专门提出了7条纾困扶持措施,针对性强、帮扶力度大,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特点”。

  一是体现了部门协同。从制定出台的主体看,包含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并且经过国务院同意,充分体现了国家的重视程度和帮扶决心,有利于全面整合政府资源,稳住行业基本盘,进一步增强行业发展信心。从内容看,将餐饮、零售、交通客运等与旅游业一并作为重点帮扶行业,充分发挥了政策的集成效应和协同作用,在帮扶相关行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供给能力和吸引力,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游客旅游体验、释放行业发展活力。

  二是体现了问题导向。《若干政策》中提出的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旅游企业缓缴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以及鼓励旅行社承接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活动等内容,直击旅游市场主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有效缓解旅游企业的资金压力,这说明在政策出台之前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企业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全面掌握了准确真实的一手资料。

  三是体现了科学统筹。《若干政策》坚持减压力和增活力相结合,科学统筹了“输血”和“造血”、降本和增效、当前纾困和长远发展、精准防控和安全生产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为缓解旅游企业当前困难、增强广大从业者信心、助力行业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是体现了创新突破。《若干政策》提出的加快推进保险代替保证金试点工作、允许省级人民政府自行统筹缓缴税费工作、建立中小微旅游企业融资需求库等内容,既保证了政策的刚性,也保证了实施的弹性,同时也为各地自主创新地制定改革举措提供了支持和依据,增强了政策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政策实施中应避免出现的问题

  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行业主体类型众多、较为分散,真正让政策落地、企业得到实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长期在旅游行业工作,前不久刚参加了对一线200多家文旅企业的纾困振兴调研活动。根据自身认识和基层实际,笔者认为,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四类问题”。

  一是政策的宣贯力度逐级减弱、受众面窄。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惠企政策存在层层转发、机关运转多,整合梳理、详细解读少的问题,政策力度从上到下逐级减弱。部分小微企业面对数量庞大、交叉重叠的各类扶持政策,要么不知道有优惠政策,要么不知道怎么申请享受优惠,从而产生理解、掌握、申报方面的障碍。例如,部分企业只对缓缴失业养老保险费、水电费等普惠性的扶持政策熟悉了解,对贷款贴息等申请程序复杂、兑现效率低的政策了解不深入、不透彻。

  二是贯彻落实的配套政策少、操作性差。政策发布或到地方以后,如果围绕政策落实的单位责任分工方案、申报操作流程等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和落实保障机制不到位,就难以将惠企政策量化为可实施的具体举措,可能形成政策落地的“难点”。例如,调研中部分企业反映减免房屋租赁费、水电费等帮扶政策缺乏具体操作流程与步骤,相关责任单位与责任部门不明确,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三是政策落实照搬照套多、创新突破少。一些部门在落实扶持政策时,尚未形成实事求是、积极应变的意识,针对疫情的影响和市场主体的现实需求未能作出及时合理的政策调整。例如,部分金融机构在疫情发生后仍沿用根据上一年度营业额为企业发放贷款的政策,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收入大幅缩减的情况下,部分亏损严重的企业2021年陷入贷款额降低或无法续贷的困境,可能形成变相抽贷、断贷的问题。

  四是相关部门间各自为政、沟通协作少。涉及多部门协作共同推动实施的政策,如果部门间沟通协作不充分,政策壁垒难突破,就可能形成政策落实的“堵点”。例如,疫情发生后,部分地市开展了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建活动等交给旅行社承接的自救性探索,但是因相关部门固有的政策限制,导致旅行社面临工商增项难、公务接待开票难,机关事业单位用旅行社开具的发票报销难等问题,最终难以实现。

  三、推动政策落地要重点完成的“四个动作”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贯彻落实,推动《若干政策》落实落地、直达基层、惠及企业,需要各地深入研究、全面统筹、大力推进,真正疏通“堵点”和“难点”,需要重点完成“四个动作”。

  一是规定动作要落实到位。近两年从中央到省市,包括各行各业出台了大量帮扶政策,有阶段性的有长期性的,有普惠性的有定向性的,各地政府部门在完成政策的宣传、解读等规定动作的过程中,应下功夫进行汇总、梳理、去重,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配套政策,针对不同行业形成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切实可行的政策包,形成配套连环的政策落实体系,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常规动作要扎实完成。如今市场主体在不断创新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项目层出不穷,政策的变化赶不上市场的变化,导致部分政策滞后、制约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例如,近几年新涌现的民宿产品,以及旧厂房文旅改造提升项目、木屋、树屋等,因消防部门现有政策对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规定尚为空白,导致迟迟无法通过消防验收,影响了正常营业。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及时跟进市场形势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

  三是创新动作要突出特色。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增强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市场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推出一批纾困振兴的务实举措。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注重创新、突出重点,在充分考虑文旅市场主体疫后营收水平大幅下降、预期收入减少、后续恢复振兴压力大周期长等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适当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有针对性地开发推出一批特、快、灵的专题型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是组合动作要务实高效。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到地方也需要多部门合力推动落实,各地文旅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横向沟通,为景区、度假区等文旅企业最大限度争取政策空间。例如,部分山地型景区肩负着森林防火的社会功能和责任,每年防火停业期较长,影响经营和收益,为了弥补疫情期间贷款利息和成本损失,需要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这就需要当地文旅部门积极与林草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在保证防火安全的情况下,争取延长开放时间。

  对于疫情影响下的文旅企业来说,一个好政策胜过一笔好资金,政策红利就是最大的红利。因此文旅企业和从业者要坚定信心,主动对接、积极争取,用好用足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帮扶政策,同时要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变化,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开发一批新产品新业态,提升抗风险能力,共同渡过疫情难关。

旅游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任编辑:张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