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行业 > 正文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行业危中寻机

  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依然向好,人们的旅游需求不会消失。旅游企业、旅游从业者有决心、有能力在危机中找到先机,在疫情中积蓄能量,优化经营模式,提升产品及服务品质

  □ 李毅

  新冠肺炎疫情给旅游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旅游行业经历了由全面停摆到逐步恢复的过程。近期,国内出现零星散发疫情,让旅游行业再次经受了考验。当前,全行业正在积极谋求转型、修炼内功,广大旅游从业者各出奇招,跨界跨行,纷纷寻找新出路,等待“春暖花开”。

  旅游从业者的处境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出现几次零星散发疫情,最近一次刚好发生在旅游旺季,这对导游、演艺人员、酒店服务员、旅游车驾驶员等从业人员影响尤其严重。除了少部分转型的旅游从业者,大部分人员留在行业内。旅游企业不景气使从业人员收入大幅减少。受疫情影响,目前人们出游范围受到一定程度限制,游客量下降。部分旅游企业尽管能维持经营,但员工只能拿到底薪,奖金、福利等基本取消。很多中小企业甚至选择裁员来维持经营,等待疫情好转。

  旅行社、旅游演艺等部分行业从业者受影响尤其严重。出境游持续停滞,很多中小旅行社企业经营困难,很多旅行社从业人员转型。旅游演艺场所相对封闭且人员密集,也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大多数演艺活动被取消或延期,众多演员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

  困境之下,有人选择了升级产品和服务,继续坚持;有人选择了副业自救;有人选择了暂时离开,等行业好转后再重回旅游业。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从业者的现状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继续留在旅游行业,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二是转行到服务行业或做一些临时性工作;三是继续深造学习。

  目前自由行、自驾游、近郊游、亲子游等需求旺盛。受疫情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转变,线上消费崛起,推动服务线上化和产品线上化。因此一些旅游从业人员转型做起了旅游定制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旅游咨询师、民宿管家等,通过线上平台为游客提供行程规划等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一些旅游从业者试水做直播,通过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推荐景点和旅游商品,同样吸引了很多粉丝。

  有部分从业者选择转行。由于旅游行业普遍就业门槛较低,从业者专业能力不强,离开旅游行业只能选择一些近似的服务行业。有的开始从事房产销售、保险、微商等一些和人打交道较多的工作,对于旅游行业从业者来说比较好上手。也有一些临时兼职送外卖、做代驾、开滴滴等。有一些选择了自主创业。其中部分人表示只是短暂过渡,形势好转后再回归旅游业。还有一些从业者选择继续深造学习。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年轻从业者,特别是大学毕业三年内的从业者,选择回归校园继续深造,并期待拿到更高的学历后在未来就业市场中提升个人竞争力。

  但转型不易,一是换行业需要适应新环境,学习新技能,缺乏相应技能和工作经验的从业者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很多瓶颈。二是部分从业者年龄较大,转行较为困难。此外,疫情对社会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影响,尤其是服务业,很多企业减少了用工需求,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旅游行业从业者的转型。

  企业帮助员工共渡难关。疫情使众多旅游从业者面临失业困境,一些旅游企业作出了不裁员的决定,同时灵活调整组织架构、优化经营模式,很好地平衡了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与员工一起共渡难关。

  例如,华侨城旗下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在响应“保稳定、保发展、不裁员、不减薪”倡议的同时,对酒店的架构进行了持续优化,合并了宴会统筹和市场销售的职能,践行酒店“人人都是服务员”的号召,合理调配近350人次内部员工支援前线运作部门,并采取综合调剂年度内休息日、互助交叉轮岗、灵活合理排班等手段。同时,安排了近30名员工外派支援其他酒店,让员工与其他酒店同事进行交流学习,丰富了工作经验。疫情防控期间,华侨城积极承担央企责任,4万多名企业员工没有一名被裁员。

  有的企业启动“全员营销”,向员工提供较低的内部价格,鼓励他们宣传和销售旗下各景区及酒店产品,全员参与营销工作。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也帮助员工增加收入。

  还有的企业让演艺人员发挥特长,成为景区的宣传员,以达人身份推广旅游产品,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获得沉浸式旅游体验。同时,开通一些线上专题课程和培训,引导员工不断学习,持续提升个人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依然向好,人们的旅游需求不会消失。疫情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蹲下是为了跳得更高。相信旅游企业、旅游从业者有决心、有能力在危机中找到先机,在疫情中积蓄能量,优化经营模式,提升产品及服务品质,待疫情好转后再创辉煌。

  (作者为华侨城集团旅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旅游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旅游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任编辑:张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