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创优 > 正文

湖南隆回:夯实发展基础 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网1月4日讯 2021年12月30日上午,邵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贺绿汀大剧院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地、各行各业的市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擘画建设现代化新邵阳的宏伟蓝图。其中,邵阳市人大代表、隆回县委书记刘军为两会带来了隆回智慧与隆回精神。

 

 

打造特色产业,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产业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器”。隆回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全力做强传统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优生态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力、蓄势、蓄能。

推行产业链长制“蓄力”。隆回县立足县情,推进农业三个“百千万”工程、实施“六大强农”行动,精心谋划,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一名链长、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年度计划、一套政策措施”“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组建6个产业链工作专班,6名县委常委任产业链链长,6名县级干部任产业链副链长,落实责任单位22个,安排工作经费100万元。在深入调研、立足实情下印发《隆回县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并健全调度机制。

发展特色产业“蓄势”。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基本思路,以“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为目标,隆回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内育外联为手段,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坚持精细化理念,推进“六大强农”行动升级版,做大做强优质稻、生猪、烤烟、金银花等“四大支柱”产业,依托资源优势,投入3.33亿元,发展粮食、烤烟、油茶、生猪、金银花、龙牙百合、辣椒等特色产业和“湘猪工程”。除此之外,“文化+旅游”也是隆回的一大特色。举花瑶旗、打魏源牌、掘滩头宝、亮向家村,挖掘魏源文化、滩头纸文化、花瑶民俗文化资源,做强做优隆回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虎形山瑶族乡凭借花瑶挑花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向家村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壮大集体经济“蓄能”。隆回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按照要求所有乡镇都创建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财政为每个示范村拨付扶持资金40万,重点村20万,用于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坚持村级主体、市场主导,村民自治、自主、自愿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组建村级建筑劳务服务公司。

 

 

招引内外人才,挖掘发展强大潜力

近年来,隆回县坚持招才引智、培育本土人才相结合,打好“招、引、识、培、管、用”组合拳,着力破解基层“人才短板”难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加大“招、引”力度,释放强大人才磁力。积极推进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解决好薪酬待遇、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编制晋升等问题,用真心实意、真金白银吸引人才。近3年来,隆回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引进“高精尖缺”人才54人,招聘教师、医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1038人。同时,完善在外隆回籍专家、高端人才联系机制,采取顾问指导、“候鸟式”聘任、兼职挂任等多种柔性引才方式打造人才集群。以情聚才、以才聚才,积极引导在外人才“归巢”建设家乡,借回乡祭祖、返乡探亲、节日联谊等时机,邀请在外乡土人才参加座谈会,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激发他们把思乡之情化为回乡创业之举。

完善“识、培”体系,挖掘乡土人才潜力。隆回县更新人才观念,厘清乡土人才底数和基层人才需求,开发人才库信息管理系统,将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紧缺型人才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专人负责、动态管理。全面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创办全省首家县级乡村振兴学校,建立政府、产业、高校多方参与的培育体系,打造“1+6”特色培训实践基地,即以县委党校为基础,建好2村(向家乡村旅游示范村、九牛坳乡村建设示范村)、2企(军杰食品、天域现代农业)、2区(魏源故居+羊古坳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虎形山花瑶景区)六个实践基地,推动农民培训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带动农民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激活本土人才“一池春水”。近年来从该县各类“课堂”中走出来的本土人才,共建设乡村振兴基地79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37家,创办就业帮扶车间112家,解决就业6100余人。

健全“管、用”机制,激发人才内生动力。隆回县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鼓励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及时把政治素质好、群众认可度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党员发展对象以及“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加大对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依托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实施特色人才项目和乡村振兴人才项目。根据隆回实际情况,积极回应群众需求,重点扶持建立金银花、龙牙百合中药材产业链、以辣椒为主的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轻工智能制造产业链、医养康养产业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链等6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广大新农人搭建创业舞台。

 

 

发扬优秀文化,引领时代文明风尚

隆回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家乡,红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近年来,隆回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为抓手,创新工作方法,培育文化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建设“三宜三融三区”新隆回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推动文明实践,弘扬时代风尚。隆回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建立县实践中心、乡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的三级网络。实行云平台点单流程管理,建立起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买单”、群众“评审”的工作流程。此外,隆回县还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形成了以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农村党员力量和群众互助力量为主体的四类志愿服务队伍,全县共发展志愿队伍743支,注册志愿者17万人,活动达10000余场,解决了“谁来干”的问题。以践行“四个自信”内容为主题,重点打造向家村乡村道路、魏源故居乡村文化、白水洞花瑶风情体验、九牛坳村乡村制度、归与书院乡村理论等5个示范基地,落实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并以此辐射带动全县“一村一风貌、一村一乡愁、一村一故事、一村一课堂、一村一公益、一村一经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隆回模式”,形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听得懂、立得住、传得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隆回经验”。

激发文化活力,丰富群众生活。隆回县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提升隆回文化软实力。该县专门制定了《隆回县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先后投入5亿元,完成全县572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覆盖率达100%,“门前十小”提质完成493个,创建“全省最美潇湘文化阵地”3个,全县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3平方米。投资7亿元建设的县文体中心,已完成前期征地、设计等工作,将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规划馆、演艺中心和体育中心于一体,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基础设施保障。着力推进文化服务信息化,加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县文旅云平台及数字化文化馆图书馆,包括一个县级平台、两馆平台、25个乡镇平台、572个村级平台,县、乡、村三级公共文旅服务实现数字化全覆盖。

移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依法按程序建立健全“一约四会一队”群众自治组织及其章程,即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居)民议事会、禁赌禁毒协会和移风易俗劝导队,明确操办细化标准、工作要求、奖惩措施,并公开公示、人手一册、监督落实,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治陋习作用,培育文明新风,涌现出九牛坳村等一批移风易俗先进村、向家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治陋习、树新风的实践中来。

 

 

坚持生态理念,踏上科学进步征程

隆回县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打底,在衡邵干旱走廊打造了“隆回样板”。2021年,隆回获评“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上报全国林业工作先进县,农村人居环境整工作列入全市争取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事项。

据悉,隆回县坚持“规模化、品牌化、系统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发展金银花、龙牙百合、柏木、油茶、楠竹等产业基地,荣获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金银花、龙牙百合特色产业之都等称号。

2019年初,国家长江办将“小沙江采石场污水外排,导致河流跨界污染”作为长江经济带18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向隆回县交办。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成立县委书记、县长负责的工作专班,制定“1+4”关闭退出实施方案,开展全面深入集中整治。隆回县做到了依法依规取缔关闭、科学实施生态修复和举一反三常态整治。

同时,隆回县将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做强旅游产业。围绕“举魏源旗、打花瑶牌、掘滩头宝、亮向家村、建美丽城”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成功打造了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4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4个、森林康养基地2处(白马山、望云山)。云上花瑶列入2019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夏季)精品线路,成功举办“2020年湖南(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实现生态旅游总收入20.9亿元,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南省旅游强县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隆回县大力实施“四边五年”绿色行动计划和乡村绿化攻坚行动,四年来全县累计完成营造林总面积39633.5公顷。至2020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9.92%、森林蓄积量1096万立方米。全县共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国家森林乡村2个、省绿色村庄(森林乡村)423个。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1%,乡镇绿化覆盖率45.87%,村庄绿化覆盖率55.40%。同时,隆回县致力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农村院落,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曾晗叶 韦千千 陈斌)

旅游

创优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