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创优 > 正文

非遗+旅游让凉山火把节越来越“火”

  朵乐荷歌舞、阿都高腔、彝族赛马、达合扎尼制作技艺……已成功举办7届的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已经成为展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始精心打造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节会期间,除了首府西昌市的主会场,昭觉谷克德、普格螺髻山、布拖拖觉镇等分会场也是热闹非凡。火把节不仅让凉山民间葆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以原生态的节日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社会效益和...

  朵乐荷歌舞、阿都高腔、彝族赛马、达合扎尼制作技艺……已成功举办7届的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已经成为展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始精心打造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节会期间,除了首府西昌市的主会场,昭觉谷克德、普格螺髻山、布拖拖觉镇等分会场也是热闹非凡。火把节不仅让凉山民间葆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以原生态的节日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日渐成为大凉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文化之魂”。

  传统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民间以祭火、照岁、祈年为主要特征的民俗事项,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习俗中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具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2006年,彝族火把节入选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3年被遴选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年初,彝族火把节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试点项目。该项目以布拖县、普格县两地所在的彝语方言区为核心保护区域,以西昌市等12个县市为辐射区域。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彝族火把节不再局限于方言区域和单一形态,而是城市乡村相得益彰、广泛互动,节日形态更加丰富多样,文化旅游互融互动,早已成为展示地方文化资源的窗口、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力引擎、撬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支点,是凉山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为了让彝族文化和非遗得到更好传承和保护,使之“活化”是最好的方式,旅游业在此当中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传统彝族火把节既包含斗牛、赛马、斗羊、摔跤等彝族传统体育,又有朵乐荷等地方特色舞蹈,既有彝族银饰、彝族服饰等传统技艺展示,又有口弦音乐、彝族月琴、木叶吹奏等传统民族器乐。应该说,它是对彝族群众生产生活最集中的艺术体现。

  2014年3月,财政部、原文化部联合印发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彝族火把节因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广泛传播的社会影响再次受到关注,成为四川省和凉山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西昌彝族文化产业体验区”的优势资源和支撑项目。

  随着不断发展,彝族火把节已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从单纯的民间祭祀性节日转变为融合文化、旅游、体育、科技、教育等多元素的综合性节日。数据显示,2018年彝族火把节期间,凉山州共接待游客379.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34亿元,同比增长26.88%。其间,凉山州集中推出了总投资2344亿元的198个项目(其中文化旅游项目71个),实际签约文旅开发项目19个,签约金额为1134.98亿元。

  以节为媒,凉山州大力引导文旅融合、体旅融合、商旅融合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许多非遗传承人和彝区群众增加了收入,一大批贫困群众也实现了就业增收。

  去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推进非遗扶贫,并将凉山州确定为“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以此为契机,凉山州先后设立了9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其中,昭觉县成立了薇穆嘎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原料供应、加工生产、销售展览等环节普惠千家万户;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在全州签约的200余名绣娘中有60余名贫困群众,古夷彝秀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也为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三色源”彝族漆器工坊先后帮助贫困户70人摆脱贫困,走向致富之路。

  依托旅游业的强大带动作用,彝族火把节这一民间节日逐步发展为极具区域影响力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性节日,在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及多轮驱动机制下,正在为大凉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白骅)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