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州市将发展民宿经济作为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的突破口,聚力打造高端民宿经济3.0模式,先后建成各类民宿87家,房间2000多个,为155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2021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总收入3500余万元。
“三大引领”
民宿是青州市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青州市坚持高起点定位、全域化布局、战略性谋划,聚力打造精品民宿样板品牌。
坚持规划引领,将促进民宿经济发展纳入全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引导民宿连点串线成片发展,打造形成古城、云门山、九龙峪、西南山区四大民宿产业集群,民宿集聚效应凸显。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按照“一片一品、一户一色”的原则,深层次、多方位引导建设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特色民宿项目,形成古城民宿、古村民宿、山林民宿、田园民宿、温泉民宿五种民宿类型。
坚持政策引领。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餐饮住宿业提升改造的意见》《青州市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实施办法》《青州市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等。
坚持行业引领。吸收会员单位31家,发起设立青州市民宿行业协会,依法依规进行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国内外专家16人次来青培训,并实行现场诊断式改进提升,组织4批次60余人到先进地区考察。
“三方赋能”
以文化、生态、产业“活水”赋能民宿产业品牌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青州市实现民宿经济品质提升二次革命。
用文化赋能创品牌。围绕“千年古城、信美青州”文化旅游品牌打造,聘请专家对民宿主题、文化特色、功能区设置等进行全面指导,推动民宿产业由“粗放创建”到“品味创建”,由“品质创建”到“品牌创建”。其中云住民宿以“归隐自然,探索在地”的规划设计理念,深入开发古城资源,按红色记忆、历史名人、八喜文化进行区域布局,公社胡同、丰收胡同、向阳胡同重现当年火热的革命场景;醉亭胡同、将军胡同、老西胡同表现了青州历史名人的丰功伟绩,易安胡同尽呈婉约词句,让人流连忘返。
用生态赋能塑优势。依托青州生态宜居优势,推动民宿经济绿色转型,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塑造民宿经济发展新优势。庙子镇杨集村顺应自然空间依山而建的青苔小院民宿,院落、露台前看山、后靠山,与山体交错布置,景院相融让人陶醉于自然的美感和心神的宁静。王坟镇平安村利用原始村落民居改建的度假袋鼠民宿,一砖一瓦中都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民俗风情,营业后入住率均在95%以上,有效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和土特产品销售。
用产业赋能显特色。坚持将青州传统书画艺术和花卉艺术融入民宿的设计建设当中,赋予民宿浓厚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气息,将书画艺术、花卉艺术作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留学回国的书画艺术家和艺术乡建倡导者田齐夫妇打造的“云门引”艺术民宿,倡导“艺术更生活”理念,创新融入书画艺术陈列陈设、乡村生活美学馆等,打造充满艺术气息的精品民宿集合体,成为引领青州民宿发展的担当者、领头羊。山东省美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青州美协副秘书长房德石在井塘古村打造静园民宿,院落古朴优雅、安闲静谧、绿树成荫,成为备受业界欢迎的书画写生基地。
“三项机制”
青州市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全力优化民宿经济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民宿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联动推进机制,将发展民宿经济纳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升级版重要内容,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定期协调协商机制,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民宿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突出加强民宿行业龙头企业和带头人培育,建立健全培训交流机制,鼓励引导经营业户提升品质,争创星级精品民宿,木青茗苑、江南·泉苑分别被评定为山东省四星级民宿。
二是多元投入机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方位开放民宿市场,发挥好政策资金杠杆作用,设立民宿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民宿市场,鼓励涉旅企业拓展民宿经济。九龙峪景区投资1.8亿元,将桐峪里村民整体搬迁到新村别墅洋房中,将老宅基地、老房子开发建设民宿60余套,吸收本村村民300余人就业,人均收入达5.1万元。
三是整体营销机制,根据全市民宿分布情况、特色理念,提早整合民宿旅游路线,让民宿产品与景区、产业串连成线,将民宿纳入全域旅游宣传营销计划,在各级各类媒体和营销活动中集中推介。在“青州文旅”多个自媒体平台设置“青州美宿”专栏,专题宣传青州民宿,着力打造“青宿”民宿品牌,提升青州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