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民宿 > 正文

缙云山综合整治 低档农家乐变身高端民宿

  缙云山是重庆主城区的重要“肺叶”,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宝贵的物种基因库。但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缙云山也曾一度出现违建突出、农家乐无序发展蚕食林地等问题,让缙云山的自然生态不堪重负。为了还缙云山一片绿色,还黛湖碧波荡漾,还北碚一个干干净净的生态环境,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地奉献着,北碚区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的万彬就是其中之一。

  9年前万彬从教育跨界到生态环保,用热爱、执着、一丝不苟,在土壤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书写着生态环保人的答卷。而缙云山生态整治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跨界9年, 纷繁事务变工作舞台

  2012年,万彬从北碚区教委调到区生态环境局,虽都是管理岗位,但两者的实际业务大相径庭,“教育的包容性更大,环保工作相对而言更专业一些,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很多。”万彬说,要做好这份工作,肚子里得有点“墨水”,才能辅导企业,做好监督管理。

  刚接触生态环境工作时,“及查即用”是他学习的秘籍,“到局里最先去的是环境执法部门,学习对企业的管理,那时候的我就是个‘白痴’。”万彬笑着说,先后在执法部门、业务部门、办公室轮岗后,万彬“走进”了生态环境行业,“专业性强、标准多,根本没时间让你制定学习计划,都是多看、多学、多问、多写,我始终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万彬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创新工作方式,面对纷繁工作,没有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作为一个展现和运用自己所知所学的舞台,对待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工作30余年,万彬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即便是现在带新人,他也要求年轻人每天做好工作日志,“你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怎么处理的,以后回过头来看,对他们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万彬说,“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生态环境工作的相关知识储备在了脑子里,对工作也更得心应手了。”

  管理关口前移,还市民一片干净的土地

  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北碚区着手进行《重庆市北碚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重庆市北碚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作为负责人,万彬跑镇街、跑部门,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你们也不要把这个方案想得很神秘,实际上它是国家立足土壤防治,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区县层面,都有自己的行动方案,来整体改善国家的环境质量。”万彬介绍道,编制完成后,北碚区的土壤污染防治有据可依,而更让他满意的还是和北碚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资局)的合作,“当时我们和规资局等几部门联合出台了一个土地出让通知,将管理关口前移,避免了土壤污染,同时还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保障了群众的利益和健康。”

  万彬举例说道,假设工厂老板的企业面临破产,土地可以卖给开放商做房地产,开放商到规资局做规划性质的调整(简称“调规”),将原来这块工业性质用地变成商业住宅即可。而今,在土地污染防治法出台后,国家的土地都有了规划性,调规之前,需要土地产权所有者做好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包括地下水,证明这块地在曾经工厂的生产过程中有没有造成污染,如果有,需要做好治理修复才能调规。

  “投资人修好房子后发现土地不合格,完不成验收,全部推倒再做土地治理修复,这代价可不小。”万彬说,多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后,区规自局在调规前都会联系区生态环境局,了解这块地是否做过土壤污染评估,土地无污染才能调规,“工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产生污染,管理关口前移,保障了土地的安全,保证了群众的利益和健康,也保护了投资人的利益。我们希望这块地能够干干净净交到老百姓手里。”

  缙云山生态综合“整治”出高端民宿

  做了一年多的土壤污染治理后,万彬开始和水打交道,也加入了缙云山的整治中。“自然生态保护,主要是整治违章建筑,核心区和缓冲区原著民生态搬迁,后续的就是生态修复。”万彬介绍道,而在其中,也发生了一些挺有意思的事。

  “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民宿老板的转变,她的事情在缙云山综合整治中,也很有代表性。”万彬笑着说,他说的正是缙云山小有名气的清欢渡邀月民宿,谁能想到这家美团最低房价四百多一晚的高端精品民宿,前身竟是一家人均消费只要几十块的农家乐?

  2018年,在缙云山整治中,相关部门发现有很多违章建筑,刚开始拆除时,得不到民宿老板的理解,清欢度邀月的老板更是突出:“当时她是又哭又闹,阻扰我们整治,违章建筑我们都让她拆了三次。”万彬说,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学会多观察,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万彬发现,就农家乐目前来看,档次低、消费低,违章建筑多,承担风险大……各种问题都很突出,“当时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都分析给老板听,同时建议她去浙江莫干山学习,按照我们的要求整改,将单纯的农家乐提档成精品的高档民宿,虽然房间数减少了,但是单价提高了不少,磨了大半年,她的态度转变很大。”

  如今,清欢渡邀月民宿一跃成为缙云山特色民宿之一,“从坚决抵抗到接受建议整改,老板的转变是我们整治过程中的典型人物。”万彬说,在整治过程中,他们还将群众培养成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民宿老板也用亲身经历说明了什么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缙云山的黛湖整治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我刚来区生态环境局时听说,黛湖整治了很多年,周边餐饮业都是些‘老顽固’,行为也很霸道。”万彬说,他们将湖围起来成为了私家花园、将污水排入湖中,时常飘出恶臭味。

  这一次,政府态度坚决,将湖边所有的酒店和农家乐进行了拆除,违法建筑部分直接予以拆除,合法部分给予评估并进行补偿,“后期我们做了黛湖的水体净化、植被修复、景观打造等工作。”万彬说,在违法建筑被拆除的废墟之上,不仅仅是简单栽几棵树,种几片草,而是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修复,以最大程度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功能,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出黛湖生态步道。

  2020年7月,黛湖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完工。昔日的“臭水塘”摇身一变,成为了清亮明净、碧波荡漾的黛湖。“周末很多人到黛湖来拍照打卡,现在好漂亮了嘛。”万彬笑着说。如今,黛湖生态修复工程也成为全国各地生态环境整治的样板工程,受到了国家、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环保部门就是要发现自己区域有什么难点、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去推动环境质量的改善。”万彬说,总结多年工作经验,他始终坚持一个“实”字,“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动问题的解决,脚踏实地,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成效。”

  上游新闻 余小凤 (北碚区生态环境局供图)

民宿

来源:上游新闻 责任编辑:朱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