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行业 > 正文

戴斌:共商共建共享世界旅游共同体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硕果飘香!

9月4日,作为国际旅游业界和世界旅游城市之间的高端对话平台——“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论坛以“发现新动能 促进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旅游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享旅游城市之间的成功经验和前沿实践,加强国际文化旅游交流,推动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本届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亚太旅游协会为支持单位。本届论坛参会国际城市43个,国内城市59个。

论坛现场,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就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提出三点建议。

世界旅游共同体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

“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世界,世界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中国。”

据戴斌介绍,今年1—8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旅游已经恢复到或者接近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是国内的入境和出境只恢复到2019年的三到四成。

他认为,在文化中心主义、经济霸权主义、地缘政治影响下,全球旅游治理、政策协调和市场协同机制还没有完全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支持旅游业复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世界旅游共同体,对于稳住消费预期,培育产业新动能,重塑全球旅游供应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戴斌说。

戴斌还表示,在看到旅游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需注意到旅游业给全球范围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均衡的。从数据上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客源流动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流动比例。

对此,戴斌称:“我们希望旅游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就应该促进更多的游客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只有让世界各国各地区都能够从经济发展中获得经济增长,消减贫困、推动社区振兴、保护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收益,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旅游才可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戴斌认为,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引导旅游者、从业者和社区居民正确看待彼此差异,理性处理彼此分歧。旅游立法、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部门应该最大限度保障每个人的旅游权利;旅游投资、项目建设、旅行服务、住宿餐饮、娱乐行业也应该向旅游者提供安全、平等、高效和高品质的接待服务。

“我们通过旅游发展,不仅要展现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展现未来新的文化。”戴斌说。

共建共创共享世界旅游共同体是世界各国应该遵循的方向

戴斌认为,在过去两百多年间,虽然各国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主张和政策建议,为世界旅游共同体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基础,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旅游人的专业服务,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越来越多的人民能够通过旅游提升自身素质。

不过,旅游中人们应如何保障旅游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戴斌表示,任何时候都要让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明的人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自由行走,让万卷书易读,万里路不难才是我们各国各地区旅游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遵循。

“旅游业有经济功能,但我们不能够把‘经济’当成唯一的发展目标。”戴斌称。

因此,在戴斌看来,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需要大家共商共建共享,每个成员都承担共同而又有区别的责任。

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中国作为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戴斌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着眼当下,共建疫后旅游新格局。中国应当稳步开放入出境旅游市场,实施更加便捷的签证、移民、口岸、边检和金融支付政策,加快推进亚洲旅游促进计划、“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促进计划等。

“只有加快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东欧、南太平洋岛国等旅游合作进程,创造更多双边多边区域和全球机制,才能够繁荣市场,扩大投资,进而重构旅游经济新格局。”戴斌称。

二是中国要面向未来,共商共建文明新共识。未来时期的旅游经济政策,既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要坚持大众旅游的人民性。

三是用好平台,创设新的旅游合作机制。立足国内旅游大市场,统筹入境出境旅游市场,用好“两个循环”,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让世界各国的旅游发展先进理念与中国旅游发展的实践相互耦合。

戴斌表示,未来将重点推进与欧盟、东盟、东亚、东北亚、非洲、拉美,特别是西亚、北非国家的旅游合作,将会把游客满意和旅游权利纳入发展议题。

“希望更多游客走出国门的时候,能够得到更加公平、平等的对待,能够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过程中不断提升素质,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从而稳步实现世界旅游共同体发展。”戴斌说。

来源:大河财立方、记者:司高妍 实习生 史冰倩 责任编辑: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