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特产 > 正文

崇明特产老白酒是怎样酿造的

  

 

  唐代武德年间,彼时,崇明岛刚露出江面,那时候被人称之为东沙和西沙,直到神龙元年才设镇取名为崇明,谁也没想到,它会成为文化和美食的传承见证。

  

 

 

  只有1400年历史的崇明,在美食和文化上的造诣却不可小觑,拥有两个国家级和多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的特产老白酒也是其中之一。

  

 

  崇明老白酒是崇明特产之一,风味独特,甜而微酸,香味醇厚,酒度适中,后劲足,有回味,传统的酿造技法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相传崇明当年还未连成一片时,外地来落户的百姓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种田,十多里的路,不能回家吃饭,早晨出发时,居民们就会带上茶水和中饭,中午时分在田头食用。

  

 

  时值初夏,一位老农带着家里昨天裹好的粽子当点心,随手把所带的粽子放到一旁的草丛内,到了午饭时他突感肚里不适,没了胃口,到了傍晚,就又带着动也未动的粽子回家而去。

  第二天早晨,那位老农从篮子里拿出昨日带回家的粽子,先放在锅里再煮一番,没想到这篮里的粽子散发出一种微微的好闻气味。

  拨开包裹着粽子的芦叶,用舌头一舔着米粒,竟酸甜可口,味带醇香,原来放粽子的地方长满了辣蓼草,所开的花粉洒落在上面,才使粽子发了酵。

  于是,他细心地刮下四旁辣蓼草枝上的花粉,将它洒在煮熟的米饭上,细细拌匀后置放在缸头内,第二天,缸内的米饭成了香味四溢的“酒饭”,几天后,溢出了甘醇清冽的水酒。

  

 

  这就是崇明酿酒的起源,崇明的老人都管这田埂边长的辣蓼草叫酒药草,用它可以制作发酵米酒的酒曲,最原始的老白酒都是用它来酿造的。

  崇明当地人选用大米为原料,通过浸米、洗米等步骤后,再进行蒸饭、淋饭,以后拌、打窝,三天后冲水、继续发酵,大约在十天以后就能抽酒。

  

 

  传统方式酿造的崇明老白酒历来有两个精品,一个是“菜花黄”,一个是“十月白”,分别在初春、深秋酿制,这两段时间气候宜人,适宜酿酒。

  清康熙年间,崇明老白酒已远近闻名,享有盛誉,而且品种逐渐增多,2007年,崇明老白酒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地理产品保护标志的称号。

  

 

  看完酿造的技艺,懂行的老饕们肯定会疑惑,崇明老白酒明明是酿造酒,按理说应该和黄酒属于一个类型,而白酒是蒸馏型酒,其酒精度远远高于酿造酒。

  为什么崇明人会把白酒称为烧酒,而把酒精度较低的酿造酒称为老白酒呢?这还要从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故事说起。

  有一位王姓的崇明人考中了进士,被朝廷派遣至山东地界做了知县,这人生性爱喝上几杯,平常有事没事,总要独自小酌一番。

  在王知县所交的朋友中,有一位姓郭的秀才也爱好喝酒,且酒量特别大,每次王知县和他比试喝酒时,总是败下阵来,郭秀才也常常借着酒性讥笑王知县。

  

 

  于是,王知县在心中思谋,要在喝酒时教训教训这姓郭的,于是便将家乡的水酒端上桌,殊不知,里面装的全是白酒。

  三天后,王知县坐着轿子来到郭家造访,见郭秀才正神情憔悴地躺着,好似刚生过一场大病,郭秀才悔不当初,连连摇手说道:“别看这是水酒,比白酒还厉害,应该叫他老白酒!”

  从此,崇明的水酒就这样地被人以“老白酒”的名字叫了开来,不过,其实就是清甜型的米酒,并不会让人喝了一醉不醒。

  

 

  入口微苦、带酸、略甜,并不像有的酒,苦津津地受人欺,甜滋滋地叫人厌,甜酸苦三者兼有的崇明老白酒,饮后这独特的味道令人喜欢、使人思念,有机会去上海的话,别忘了来上一杯哦!

特产

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朱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