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特产 > 正文

“土特产”变身“大品牌”!贵州猕猴桃“蜕变”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果香四溢传捷报,金风画染迎丰收。眼下,正是贵州各猕猴桃产区忙碌的时节,猕猴桃陆续成熟上市。

  一年又一年,小小猕猴桃在贵州扎了根,成为百姓的致富果、集体的增收果、乡村的振兴果。目前,贵州猕猴桃面积位居全国第三,产量位居全国第五,建成了以贵阳、六盘水为重点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形成绿、红、黄肉型合理搭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是全国猕猴桃五大优势产区之一。

  产业的发展映射了农业生产的变迁。一颗猕猴桃背后,是贵州聚焦产业兴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扎实作为和创新思路。

  技术赋能 让“野果子”闯入“大市场”

  贵州是我国野生猕猴桃资源分布核心区之一,野生猕猴桃资源在全国排名第四,是中国科学院及业内专家认定的全球高品质猕猴桃最佳产区之一。1990年,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却从贵州的野生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了“贵长”等4个猕猴桃新品种。

  果肉细嫩、口感香糯、酸甜适中,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品种特色的“贵长”猕猴桃,填补了贵州省猕猴桃没有自有品种的空白,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到2002年,修文县以“贵长”为主的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了5万余亩。然而,由于配套技术跟不上、果园管理粗放等原因,猕猴桃价格持续低落,修文猕猴桃的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到2008年全县仅剩1万余亩。

  “过去种猕猴桃全靠天,果农疏于管理,造成亩产不高,果子大小不均甚至畸形,卖不起价。”贵州大学教授龙友华认为,仅有“好品种”是不够的,“贵长”要从“野果子”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贵州猕猴桃必须走标准化发展道路。

  为此,修文县先后制定了11个“贵长”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覆盖品种、种植、采摘、贮存、运输、销售全过程,“我们每个乡镇都有1名高级农艺师跟踪包保猕猴桃种植,每个村有两名技术员跟踪服务。”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局副局长黄亚欣介绍。

  技术赋能让产业不断壮大。如今,修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6.7万亩,修文县建成猕猴桃标准园110个,90%以上的猕猴桃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今年,修文猕猴桃挂果面积约12万亩,预计鲜果产量7万吨,综合产值可达25亿元。

  技术服务为乡村产业护航。随着“贵州修文猕猴桃研究院”和“中国-新西兰猕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贵州中心”落地修文,土壤改良、配方施肥、高拉牵引、环剥、果园生草、即食处理等新技术正在试验推广。“修文猕猴桃已经发展30多年了,产业基础是很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现有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焕发新活力,贵州猕猴桃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贵州省水果专班班长向青云说。

  品质加持 让“土特产”变身“大品牌”

  今年5月,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颁发给修文县的“2021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结果通知书”显示,“修文猕猴桃”品牌价值达23.35亿元。7月,贵州省农业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出炉的农业产品品牌50强中,贵州另一个猕猴桃品牌“凉都弥你红”以8405万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11位。

  地方“土特产”变身“大品牌”的背后,是贵州猕猴桃产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坚守。

  较省内其他产区而言,修文的“贵长”猕猴桃属晚熟品种,每年上市相应稍晚一些。为了保证修文猕猴桃的品质,修文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贵阳学院在果实成熟前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开展猕猴桃果品采收指标监测工作,只有在猕猴桃的糖度和干物质含量等指标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才允许农户采摘。

  “虽然‘赶早市’可以卖高价赚一笔,但是早采的猕猴桃软熟后不好吃,口感酸、风味淡,直接影响回购率。早采早卖,就是砸修文猕猴桃的品牌,砸我们自己的饭碗。”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种植户李兴祥告诉记者,不贪图小利、自觉抵制早采行为已经成为修文县广大猕猴桃种植户的共识。

  而六盘水水城区的红心猕猴桃,属早熟品种,从田间地头采摘猕猴桃,到冷链物流中心智能分选、气调保鲜库动态管理,再到订单封箱、打包、成品发货都实现了标准化管理。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严格把控果品质量,水城县做到了让消费者吃到的每一口红心猕猴桃都甜蜜如初。“我们建设了万吨级的冷链物流中心,可以实现猕猴桃长达9个月的贮存、保鲜,有效提升了果品货架期和商品价值。”六盘水市农投公司总农艺师张辉介绍。

  品质加持才能产销两旺。今年3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修文猕猴桃、水城猕猴桃列入互认产品清单。修文“7不够”猕猴桃连年出口加拿大。六盘水“弥你红”猕猴桃远销俄罗斯、阿联酋等地。

  融合创新 让“小果树”蝶变“大产业”

  “今年产量预计有900吨,比去年足足增产了200吨。一级果占到30%。”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猕猴桃种植基地里,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君望着丰收的景象,喜上眉梢。

  六盘水市在今年初启动猕猴桃“吨产园”建设工作,力争通过4年努力,到2024年全市建成猕猴桃“吨产园”10万亩。

  “从目前猕猴桃‘吨产园’测产结果来看,全市猕猴桃单产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全年产量达3.05万吨,平均单产435公斤,较上年提高21.85%。产值要从去年的7亿元增加到今年预计的9亿元。”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猕猴桃专班班长胡兴建介绍。

  坚实的规模基础让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猕猴桃系列产品的加工业得到了发展壮大。“凉都弥你红”生态食品加工园,现已形成果酒10000吨、饮料5000吨的产能。截至2021年上半年,生产猕猴桃果酒21.6吨、原浆114.8吨、猕猴桃蒸馏酒6.8吨、猕猴桃饮料132吨、猕猴桃果浆114.8吨。

  “接二连三”,农旅一体化的推进,让贵州猕猴桃走得更远了。

  水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丰硕的猕猴桃漫山遍野。园区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集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农旅融合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

  修文县,则探索建立京东农场,打造京东乡村小镇,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双方重点聚焦产业振兴、乡村治理、农村生活三大领域,创造“产业效益显著、绿色发展优先、多元协同共治”的乡村振兴模式。

  一产提产量、二产增效益、三产创价值。“十三五”期间,贵州猕猴桃产业累计带动种植农户190.37万人,年均带动38.07万人,年人均增收4002.65元,助力3.39万人贫困人口脱贫。下一步,贵州省还将立足山地特色及资源优势,加快猕猴桃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加快推进产业现代化,着力打造成山地特色优质猕猴桃强省。

特产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朱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