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陈新洲鲁畅
作为首都,北京也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国际会议之都”。根据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最新发布的数据,2014年接待国际会议数量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排名第14位,位居中国之首,亚洲第二。
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重要城市功能之一。而国际会议的聚集和会议产业的崛起,正是北京着力提升城市活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迈向国际交往中心的缩影。
包揽全国三成国际会议“北京堪称‘活动之城’,每天
都有大大小小的国际交流活动在这里发生。”在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王粤看来,首都的特殊地位赋予了其承接国际会议的诸多可能性:这里有年吞吐量近8700万人次的首都国际机场,有不可替代的古都遗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众多国际机构办事处和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百所大专院校、顶级科研单位聚集。
在接待国际会议的竞争力上,北京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全球城市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国际会议与奖励旅游权威组织——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的数据显示,北京以104个的接待量位列全球第14,较2013年上升4个名次。从全国情况来看,332个国际会议中,北京占了三成。
“按照界定,纳入评选的国际会议是指由国际专业协会组织的、在三个以上国家定期轮流举办、规模在50人以上的会议。”北京市旅游委高端旅游发展处处长任江浩介绍,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整体数量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商务、文化、学术圈从业人士愿意来到北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会议产业成为北京“新名片”
从奥运会到APEC,从世界互联网大会到世界葡萄大会、世界种子大会,近年来,一系列顶级国际会议和活动纷纷落户北京的同时,也让会议产业成为北京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在众多会议举办场馆中,毗邻鸟巢、水立方的国家会议中心首屈一指。这里拥有近百个大、中、小型会议室,最多能同时容纳2万人开会,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可同时容纳1万人用餐需求。
“仅2014年,我们共接待了918个会议、活动,国际会议约占12%。”国家会议中心副总裁许峰说,已经有七八年后召开的国际会议来提前预订。
大力发展会议产业,是北京发展旅游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早在2012年,北京市旅游委便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促进会议与奖励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支持会奖旅游机构申办重要国际会议。在此之前,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联盟成立,对接各项国际会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