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报新媒体-第一旅游网 » 文创 > 文创前沿 > 正文

艺评 | 《装台》给地方戏曲院团发展带来哪些“干货”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剧《装台》是部饶有意味的市井情景剧,改编自著名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

  

 

  电视剧《装台》播出后大火,各阶层观众都很认可。概括起来说就是“很接地气,看着过瘾!”

  《装台》的主线是秦腔团的阶段性发展真实写照,主人公顺子他们是在为秦腔团装台,是在为一部朴实无华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作品“装台”。它别具匠心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编排角色,以及在剧情中呈现这个文化传承的时代。

  《装台》在缓缓舒展的市井图中,秦腔秦话氤氲电视画面。《装台》更似一部真实的社会题材纪录片,聚焦一群小人物,看不同境况下的人们为生计奔波、苟且。善良敦厚、贪婪自私,世间冷暖、人世百相都以艺术形式呈现出生活原景。我要说,作品给人的主色调温暖明朗,任何一种着色都能为画面调上暖色:装台工友间纯朴的情感、城中村邻里间友爱互助,利益之下良心蓦然回归,等等这般,都如同电视剧主题曲里所唱:“生活虐我千遍万遍,我待它如同初恋”,爱在,暖阳就在,生活的希望就在!

  非文化工作者,不太关注戏曲的人,也许注意不到这部戏想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心地方戏剧团发展。《装台》中的那个当地剧团都不能给员工按时发工资,排练场安装不起暖气,为了省钱,道具和灯光用的都是临时工,于是也就有了顺子他们干装台的机会。

  小说《装台》创作于几年之前,其电视剧真实反映出一些地方剧团曾经一段时间内生存之大不易,尤其是民营剧团。

  我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是秦腔、晋剧、豫剧、眉户、碗碗腔等地方戏在农村还是有广阔市场的,这些剧种的基层院团从每年正月就开始唱响田野村庄,接下来春天里有大量庙会戏要唱,有唱戏传统习惯的村子每年还会请剧团进村唱,再加上送戏下乡,红白喜事包戏,各种台口夹杂亮相,你方唱罢我就登台,好不热闹红火。即便天气凉了,那也是不肯封箱歇业啊。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愈重视,特别是国家对戏曲传承发展给予扶持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许多剧种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列,政策与资金的鼎力扶持让这些剧团剧种深受惠泽,如送戏下乡能得到补助,创作新剧目能得到奖励,戏曲进校园受到热烈欢迎和暖心安排等等。

  但即便如此,剧团实现大跨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久久为攻。《装台》里为营造剧场火爆局面,瞿团同意拉一些观众免票前来捧场。电视剧作品把这种剧情释放出来,实际效果是实现了一种悲壮性,秦腔的朴实粗狂与这种现实场景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

  而当台下观众发自肺腑连连叫好之时,台上秦腔演员得到莫大宽慰:咱的秦腔还是有观众爱啊!我以为这正是《装台》对秦腔艺术的一次“反哺”,是秦腔舞台带给《装台》艺术创作灵感。而经过《装台》演绎,秦腔艺术获得观众认知,那是真的有一大群人酷爱秦腔,并甘为这项艺术付出一生。

  远而论道,对于全国观众而言,无疑对秦腔艺术产生出巨大期待,进而形成了非常好的市场期待价值。有文化地域色彩的影视剧作品,“水到渠成”形成对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弘扬,《装台》做出可贵探索,功不可没!

  《装台》当中蕴涵着秦腔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大量角色哼唱秦腔,青年主角献身秦腔,在此背景下,秦腔剧团竟然装不起暖气,团领导都无法解决这个资金问题。这些都是尴尬所在。但我们切莫忘记,城中村黑哥竟然能对《人面桃花》如数家珍,不仅仰扬顿挫把玩哼唱,更可以和秦腔非遗传承人掏心神聊,说个子丑寅卯,这其实正是秦腔深厚的民间基础之所在。更有刁菊花渴望进秦腔团深造,二代做梦都想着登台表演,其匠心可圈可点,这些情节为秦腔艺术的进一步崛起奠定了观众期待值。

  面对布景寒酸的尴尬,《人面桃花》女导演呈现出复杂的性格表象:在秦腔剧开演之前她跟瞿团表示,就不参加了,没兴趣看这种寒酸演出。而当观众入场,这位女导演竟藏于角落不肯离去。此种情节让人心动,谁能说秦腔导演不热爱自己的艺术孩子?她把这种爱深藏起来了,不想让人知道,以免难为情。《装台》中的这些来自生活的生动桥段,有的甚至于没有一句台词,却默默实现着文化传承的坚韧不拔和与时俱进,这样的艺术力度怎能不让人击掌拍案、举手点赞呐?

  秦腔团团长和《人面桃花》女导演是有事业心、有艺术追求的人物。瞿团显然是秦腔团的责任担当,他本来是搞曲艺的,为了秦腔团生存发展下去,最终竟然肩负起领导工作,并且一干就是一辈子。作为“丑角”出现的铁主任,骨子里是热爱秦腔艺术的。他跑市场善经营,也有耍滑一面,而他为了秦腔艺术重新占据市场,哪怕是以牺牲人格尊严的方式也在所不惜,种种细节带给观众不少焦点泪点,同时也带动激发起观众一种对于秦腔艺术的新认知新热爱,我想这才是《装台》产生戏剧张力的关键所在。

  真心希望通过《装台》的播出传颂,地方戏发展、地方剧团生存状态更加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年轻一代争先恐后,有人愿意继承、有人喜欢戏曲艺术,而非成天整日被网络中的垃圾文化所包围,在台下看戏的不再都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

来源:中国艺术头条 责任编辑:李丹